2025年4月18日下午14:30,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教7-514举办了第2期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本次活动面向全体研一、研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向学生,并邀请了马克思主义学院邹志伟老师、窦欢老师担任点评嘉宾,共13名学生参与本次活动,现场学术氛围热烈。
活动伊始,主持人寇姜汶同学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报告人和点评嘉宾,并简要说明了本期沙龙的报告时间要求、程序及规则等相关事宜。随后,她宣布本期研究生学术沙龙汇报正式开始。
24级学生徐娇娇以《中国社科报》中的《守正创新传承民族文化》为例,她首先阐述了文化传承的理论基础,接着结合时政案例剖析守正创新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实践路径。24级学生杨忠莲以《中国社科报》中的《提升数字时代红色传播效能》为例,阐述了文章的逻辑框架以及主要内容,并分享了个人读后感。


在点评过程中,窦欢老师在点评中强调,报纸阅读需注重系统性与时效性:“部分同学读后感分散,应聚焦研究方向,建立分析框架。”她建议同学们通过模仿优质文章的论证逻辑,提升学术写作的严谨性。邹志伟老师则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提出指导:“时政分析不能停留于表面,要深入挖掘总书记讲话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用学术语言阐释现实问题,做到文采与严谨并重。”


最后,在自由谈论过程中,同学们抢答不断、举例鲜活,思想在互动中迸发活力,课堂成了思辨的热力场。活动结束后,多名学生表示:“老师的点评直击痛点,未来会更注重从报纸中提炼研究问题”“时政与理论的结合让我对专业应用有了新认识”。

本次研读会通过“阅读-思考-分享-点评”的闭环设计,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术敏感性和写作能力,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提供了鲜活的实践素材。活动在师生合影中圆满落幕。
文:李菲菲 李亮亮 图:寇姜汶 审核:李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