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主撰: 张敏 审核:孟文科 批准:李晓彤
 一、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 编码  | 
    
  | 
    课程 名称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学分  | 
    3  | 
    总学时  | 
    48  | 
    讲课 学时  | 
    40  | 
    上机 学时  | 
    0  | 
    实验 学时  | 
    8  | 
   
   
    课程 类别  | 
    数学与自然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R 工程基础□ 专业基础□ 专业课□  | 
   
   
    先修 课程  | 
    思想道德与法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适用 专业  | 
    大学本科各专业  | 
   
   
    课程负责人  | 
    张敏  | 
    开课 单位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 
    
  | 
    
  | 
    
  | 
    
  | 
    
  | 
    
  | 
    
  | 
    
  | 
    
  | 
   
  
 
  
 二、 课程简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是为高等学校本科生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理论上的最大收获、最大成果,就是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成功应对当今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理论产物,是新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思想中把握到的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严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一个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十个明确”的主体内容、“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构成这一思想的核心内容。这一思想的主体框架,大致可以从四个层次十三个方面来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引导学生更进一步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坚定“四个自信”,从而增强其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 课程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一)课程目标 
 1、具有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的能力。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新飞跃,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2、具有初步分析和判断能力。能够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现状和社会现实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判断,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执行党的方针政策。
 3、具有明辨是非、正确表达思想观点的能力。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家国情怀,增强“四个自信”,增强投身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 
    课程目标  | 
   
   
    1  | 
    2  | 
    3  | 
   
   
    0.1思想品德良好,具有家国情怀、以及投身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 
    0.6  | 
    
  | 
    0.4  | 
   
   
    8.1具有职业素养所需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精神。  | 
    
  | 
    1  | 
    
  |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
 
  
   
    
     序号  | 
     教学内容  | 
     教学要求  | 
     学时  | 
     教学方式  | 
     对应的 课程目标  | 
    
    
     课内    | 
     课后    | 
    
    
     1  | 
     第1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新的飞跃  | 
     (1)能理解和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时代背景 (2)能理解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 (3)能正确评价和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指导意义  | 
     4  | 
     2  | 
     自学  | 
     1、3  | 
    
    
     2  | 
     第2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 
     (1)理解为什么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2)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3)明确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4  | 
     讲授、 课堂练习  | 
     自学  | 
     1、2  | 
    
    
     3  | 
     第3章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 
     (1)明确坚持党的领导制度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利益所在 (2)理解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 (3)深刻理解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自觉做到“两个维护”  | 
     2  | 
     讲授、 讨论  | 
     自学  | 
     1、2、3  | 
    
    
     4  | 
     第4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1)理解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认识到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2)了解我们党的目标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明确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  | 
     2  | 
     讲授、 课堂练习  | 
     自学  | 
     1、2、3  | 
    
    
     5  | 
     第5章全面深化改革  | 
     (1)认识改革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 (2)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坚定不移的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3)认识和理解对外开放新格局  | 
     4  | 
     讲授  | 
     自学  | 
     1、2、3  | 
    
    
     6  | 
     第6章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 
     (1)明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指导原则、路径选择 (2)理解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 (3)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2  | 
     讲授  | 
     自学  | 
     1、2、3  | 
    
    
     7  | 
     第7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  | 
     (1)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 (2)认识和理解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重要性 (3)认识和理解如何建设人才强国  | 
     2  | 
     讲授  | 
     自学  | 
     1、2、3  | 
    
    
     8  | 
     第8章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 
     (1)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 (2)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3)认识和理解把民主价值和理念转化为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才能真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 
     2  | 
     讲授  | 
     自学  | 
     1、2、3  | 
    
    
     9  | 
     第9章全面依法治国  | 
     (1)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2)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3)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有效措施,明确如何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 
     2  | 
     讲授  | 
     自学  | 
     1、2、3  | 
    
    
     10  | 
     第10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1)理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性; (2)把握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3)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以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4)明确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意义和路径。  | 
     2  | 
     讲授  | 
     自学  | 
     1、2、3  | 
    
    
     11  | 
     第11章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 
     (1)增进民生福祉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2)理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以及着力点; (3)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 
     2  | 
     讲授  | 
     自学  | 
     1、2、3  | 
    
    
     12  | 
     第12章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 
     (1)明确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2)理解并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3)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 
     2  | 
     讲授  | 
     自学  | 
     1、2、3  | 
    
    
     13  | 
     第13章习近平强军思想  | 
     (1)理解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核心要义,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引深入推进强军事业 (2)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3)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 
     2  | 
     讲授  | 
     自学  | 
     1、2、3  | 
    
    
     14  | 
     第14章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 
     (1)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明确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2)坚持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3)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 
     2  | 
     讲授  | 
     自学  | 
     1、2、3  | 
    
    
     15  | 
     第15章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 
     (1)明确要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2)理解“一国两制”是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 (3)了解并掌握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  | 
     2  | 
     讲授  | 
     自学  | 
     1、2、3  | 
    
    
     16  | 
     第16章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1)认识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2)认识并理解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 
     2  | 
     讲授  | 
     自学  | 
     1、2、3  | 
    
    
     17  | 
     第17全面从严治党  | 
     (1)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 (2)认识并了解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的重要原因 (3)认识并理解全面从严治党这场伟大自我革命  | 
     2  | 
     讲授  | 
     自学  | 
     1、2、3  | 
    
    
     18  | 
     结语、复习  | 
     
  | 
     2  | 
     讲授  | 
     综合练习  | 
     
  | 
    
   
  
  
  
 四、评价方式与标准
 (一)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  | 
    评价方式  | 
   
   
    环节  | 
    权重  | 
   
   
    课程目标1  | 
    文献研读、社会实践、作业等  | 
    0.3  | 
   
   
    笔试  | 
    0.7  | 
   
   
    课程目标2  | 
    社会实践  | 
    0.2  | 
   
   
    文献研读  | 
    0.1  | 
   
   
    笔试  | 
    0.7  | 
   
   
    课程目标3  | 
    社会实践  | 
    0.2  | 
   
   
    文献研读  | 
    0.1  | 
   
   
    笔试  | 
    0.7  | 
   
  
 
  
  
 (二)成绩构成
 
  
   
    成绩构成  | 
    评价环节  | 
    所占分值(百分制)  | 
    对应课程目标及占比  | 
   
   
    课程目标  | 
    占比  | 
   
   
    平时成绩(30%)  | 
    社会实践  | 
    40  | 
    1  | 
    20%  | 
   
   
    文献研读  | 
    40  | 
    2  | 
    20%  | 
   
   
    3  | 
    20%  | 
   
   
    其他(随堂作业等)  | 
    20  | 
    2  | 
    20%  | 
   
   
    3  | 
    20%  | 
   
   
    考试(70%)  | 
    笔试  | 
    100  | 
    1  | 
    40%  | 
   
   
    2  | 
    40%  | 
   
   
    3  | 
    20%  | 
   
  
 
  
 (三)评价标准
 1.课程目标评价标准
 
  
   
    课程目标  | 
    评价标准  | 
   
   
    优秀 (100>x≥90)  | 
    良好 (90> x≥80)  | 
    中 (80> x≥70)  | 
    及格 (70> x≥60)  | 
    不及格 (x <60)  | 
   
   
    课程目标1  | 
    准确掌握了解最新理论成果和新飞跃,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理解充分。  | 
    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比较熟悉,掌握较准确。  | 
    能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 
    能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某一方面。  | 
    对理论成果认识不深刻,把握不准确。  | 
   
   
    课程目标2  | 
    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解决问题。  | 
    能够比较熟练运用理论,具有一定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  | 
    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在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和困惑方面有欠缺。  | 
    所学理论掌握不牢,不能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  | 
   
   
    课程目标3  | 
    信仰坚定,能够正确表达思想观点, 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 
    信仰坚定,能够表达思想观点, 具有一定明辨是非的能力。  | 
    信仰坚定,能够明辨是非,准确表达思想观点的能力有待加强。  | 
    信仰坚定,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 
    需提升明辨是非和准确表达思想观点的能力。  | 
   
  
 
  
  
 2.考核方式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  | 
    基本要求  | 
    评价标准  | 
   
   
    优秀 (100>x≥90)  | 
    良好 (90> x≥80)  | 
    中 (80> x≥70)  | 
    及格 (70> x≥60)  | 
    不及格 (x <60)  | 
   
   
    随堂作业  | 
    熟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过程中的基本史实、重大理论成果。  | 
    精确把握深刻理解习思想的重要内容和相关理论成果。  | 
    准确理解、熟悉理论成果。  | 
    比较熟悉,能够掌握理论成果。  | 
    基本掌握理论成果。  | 
    对基本史实和理论成果认理解不深。  | 
   
   
    社会实践  | 
    通过看、听、行去体验和感受现实。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等。通过这类活动客观认识理解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更好的了解社会,理解新时代呼唤新理论。  | 
    实践报告观点明确,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引证符合规范,行文流畅,结论正确。  | 
    认真实践,形式规范,实践报告观点明确,内容丰富,逻辑恰当,结论正确。  | 
    态度端正,实践报告观点明确,结论正确。  | 
    认真实践,态度端正,结论正确。  | 
    实践态度不够端正,引文不够规范,结论正确。  | 
   
   
    文献研读  | 
    通过文献研读活动客观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和理论价值,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  | 
    观点正确,图文并茂,表述合理,语言精确。  | 
    观点正确,形式规范,逻辑比较合理,语言流畅。  | 
    观点正确,基本能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语言合理。  | 
    观点正确,相关重要论述理解不深深刻,思路尚清晰。  | 
    观点正确,分析缺乏深度分析,逻辑不清,或者为完成。  | 
   
   
    考试  | 
    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和最新理论成果。对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和重大意义能够有清晰的认识,深入理解  | 
    对基本历史史实和理论成果精确掌握,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客观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得出正确的观点。  | 
    对基本历程和理论成果掌握比较准确,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  | 
    对重大历史事件和主要理论观点能够基本掌握,具备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对基本历程和理论成果掌握不够完整,基本具备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对理论成果不太熟悉,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  | 
   
  
 
  
 五、教材与参考资料
 教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习近平新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版。
 参考书:
 1.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4)》,北京:外文出版社,2021-2022。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
 4.推荐教学网站:西安工业大学精品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