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介绍  课程团队  一流课程建设  教学成果  课程资料  实践教学 
  教学内容改革
 历史沿革与定位 
 主要内容 
 主要要求 
 教师队伍 
 课程建设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条件 
 教学方法 
 相关资料 
 特色与政策 
 网络课程 
 
  教学内容改革

    在怎样更好的贯彻教学目标上,近年来课程组也积极地进行了探索。首先是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改革。

一、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来讲课,增加对热点问题、现实问题的关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开设,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解决学生们对一些历史问题的混淆认知而开设的。

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学生接触到的历史信息也越来越庞杂。当代人们对历史的认知,已经不是来源于历史课本。而是电视、报纸、网络等途径,这些信息来源可能对学生的知识认知起到更大的作用。就拿抗战历史来讲吧,过去人都很自然的认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是历经了重大牺牲而换来的胜利,是经历了一寸河山一血般的拼搏,才得到最后的胜利。但是随着近年来抗战神剧的兴起,可以说在逐渐改写年青一代对抗战的“艰苦”记忆。时下的抗战神剧,把敌人描绘得过于弱智和无能,不仅是对历史的歪曲,更是对浴血捍卫家国的先烈们的不敬。当前人浴血奋战换来的胜利被描述成唾手可得,后人恐怕就很难了解和反思为何这场战争需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看多了这种电视剧,真让人发出“鬼子坚持了八年真不容易!”的感叹。作为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人,能分清楚娱乐和史实的区别,但是作为青少年,则可能未必分得清楚。一旦在年青时期被这种意识占据了,则会影响成年后的认识。

所以,我们给大学生上历史课,一定要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比如,针对上面的这种情况,我们就要针对性的还原抗日战争比较真实的一面,即整体上讲,中日之间是敌强我弱的,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抗战是一场持久战。

    再比如,讲到鸦片战争,我们往往就是空泛的讲“落后就要挨打”,到底哪里落后了,却语焉不详。以至于还有很多学生不相信落后就要挨打。有学生举例说古时候我们就有“神臂弓”之类的武器了,具有很远的射程,为什么不用呢?“如果清军也发挥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精神,一定能打败英军”。“单挑不行,群殴总可以吧”。“前面牺牲了,后面接着上”,等等诸如此类的认识。那我们上课就需要针对性的还原战场的真实情况,解释清楚哪里落后了。

    关照热点问题、现实问题也是我们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方面。如近年来边疆地区分裂势力问题、周边国家领土、岛屿及海洋主权归属问题等,都是学生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不能简单的按外交辞令来解释,也无法令人信服。某些问题,我们一贯的解释是“某某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那么学生不免疑问,自古以来,到底古到哪一个时期呢?中间有没有出现复杂的情况呢?比如对新疆分裂势力的问题,我们就要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分裂势力的来龙去脉。我们不可讳言唐代中期后,包括新疆在内的中亚地区与中原王朝若即若离的关系,而期间正是伊斯兰文明在中亚地区逐渐扩展并占据重要地位的史实。直到近千年后的清代乾隆年间,中原王朝才逐步恢复了对新疆地区的控制,而且控制的稳定性是很差的,经常有少数民族的叛乱,可以说当时比我们今天的局面更不稳定。民国以来,新疆地区又面临着英国、沙俄特别是斯大林时期苏联侵略势力渗透、策动叛乱的事实。这都是我们解释今天新疆局势的历史原因。现实原因则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宗教极端势力对新疆的渗透。可以说新疆问题并非我国民族政策的失误,不稳定的局面很大程度上是历史原因与现实原因交织而产生的。

二、增加地方史知识的授课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的一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国史、国情,使他们确立并增强对于中国共产党、对于马克思主义以及对于社会主义的信念。在史纲课教学中,如何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除了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外,探索教学内容也是可行的方法之一。在高校“史纲”课教学中,特别是省属高校中,我们针对学生来源基本上是本省或附近省份的特点,尝试在教学内容中,运用地方史知识,增强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

应该说,近代以来的陕西地方历史的发展轨迹与我们整个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一致的。在“纲要”课的许多章节里,我们都可以用陕西省地方史知识来诠释或说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变动的宏观场景。

    对第三章“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试验及失败”,陕西地方史也能提供许多的材料。如西安省城的光复、秦陇复汉军政府的建立以及著名的革命活动家于右任等。

在五四运动时期,偏处内陆的陕西学生也积极加入。陕西学生代表屈武、李伍亭等前往北京请愿。其中屈武在会见徐世昌时,要求政府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释放被捕学生,且以头碰地,血流如注。令观者动容,相信闻者也有同样的感受。

在国民大革命时期,发生在西安的十月围城之役与“二虎守长安”的故事,可能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陕西的渭华起义、清涧起义及其领导人刘志丹、许权中等人的事迹也是重要的历史史实。

1935年红军长征达到陕北,从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心转入了陕北。这应该是陕西乃至中国现代历史上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此后,西安事变的发动、国共之间第二次合作、八路军的改编等事件相继在陕西发生。陕北时期应该说是陕西地方史在“史纲”课教学运用中最重要的内容。

 西安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学府中路2号西安工业大学
电话:029-86173063 邮编:71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