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介绍  教师队伍  教学内容  教学条件  相关资料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2015-05-16 13:23   审核人: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教学目的:

    通过本专题授课,使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认识到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部分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的,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部分进步和发展了,才能促使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各个部分的发展又不能脱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总的布局和要求。

教学重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2.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大意义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5.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1.在经济建设上,最重要的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在政治建设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在文化建设上,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即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使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4.在社会建设上,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5.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治国理政的理念层面来认识。落实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授课学时:10学时

讲授内容: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1、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历史作用

1)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

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当时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2)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作用

优点:主要是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奠定工业化的基础,较好的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计划经济是苏联第一个实行的,当时实行这种体制取得了巨大成功,苏联的工业产量迅速跃居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特别是20世纪三十年代资本主义发生大危机时,全世界只有苏联一枝独秀。也正因为这样,战后几乎所有新独立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加以效法。

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整个国民经济实力非常弱小的条件下,我国能够集中主要力量开展以156个重大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比较迅速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2、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3、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我国经济体制的探索

针对经济建设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对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1)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开始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进行反思,提出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认为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三个方面。

2)陈云在党的八大上就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即在所有制结构、经济运行和市场结构三个方面,允许保留一部分个体经营、一部分产品自由生产、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

3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在纠正“大跃进”中的错误时,针对有人提出要消灭商业、货币的错误观点,指出:我国是一个商品生产很不发达的国家,很需要有一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必须有计划地大力发展商品生产。他认为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和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有密切关系,因此,即使实现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如果产品还不很丰富,某些范围内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仍然有可能存在。针对“一平二调”的共产风,他提出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教会我们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

这些思想为后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是,由于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分别看作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当时提出的改革措施至多只是加强一些市场调节的力度和作用,不可能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总的框架。此后由于“左”的思想的发展,这种探索没有也不可能继续得到前进和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理论的创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选择的目标模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过程(经历12年)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述,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概念,形成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思想。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正式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并得到了党的十二大的肯定。这一提法虽然仍然坚持计划经济的总体框架不变,市场调节还被认定只起辅助补充作用,但已为市场发挥调节作用提供了现实基础,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一条通路。

第二阶段,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重新解释了计划经济的内涵。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邓小平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并把其称作纲领性文件。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的确立,突破了把商品经济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为发展商品经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扫除了许多障碍。党的十三大把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界定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第三阶段,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在总结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出现政治风波、国际上出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历史经验后,邓小平反复强调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和政策,必须认真地真正地把改革开放搞下去,把中国发展起来。要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总结道:“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这些论断,明确界定了市场经济的属性,从而解除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为我国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为什么经历12年的时间才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一是考虑到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时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观念深入人心,为全世界各学派普遍接受。

二是国内外有一些人竭力利用关于市场经济的传统观念,把我国市场取向的改革歪曲为走资本主义,并且力图把我国的改革引向这个方向。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定理)的内涵

1)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不能把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划等号,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划等号。资本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2)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但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如计划经济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3、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在理论上

首先,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衔接起来,解决了一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国情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既摆脱了“左”的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捆扰,也批判了右的否定社会主义的思潮,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其次,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大发展。突出地表现在打破了传统理论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特征和基本理论原则的理论体系。建立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核心的新的理论体系。

2)在实践上

首先,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全局战略问题。因为大关系到社会主义能否具有活力,社会主义优越性能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巩固和发展的问题。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引进市场机制,能够激发各主体的活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

其次,肯定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了体制上的保证。

第三,有利于我国与国际沟通的市场配置资源方式接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进一步发展开放经济,提高竞争能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命题的最根本的依据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是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了摆脱不发达状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表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现阶段是发展生产力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确立这一基本制度的重要依据。实践表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在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以后,由于仍要继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很可能仍要继续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因为我们现在还很难设想在单一公有制的情况下能够发展市场经济,同时也没有充分根据断言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将会使一切私有制经济在看得见的未来一定消亡。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在国民经济中已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

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江泽民指出,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重要的是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社会总资产中要保持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三是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四是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公有制为主体的含义应包括两个统一,即质与量的统一、实物形态与价值形态的统一。

以公有制为主体,表现在数量上,即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表现在质量上,即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关系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是基础产业、能源动力、基础材料工业以及金融业、公用事业、军事工业等。现在,我国国有企业在基础产业、能源动力、基础材料工业以及金融业、公用事业中占有绝对优势,其中航空、邮电、铁路、石油、电力等行业,国有企业占90%以上。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在于控制力。控制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稀缺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控制力;第二,对特殊重要的产业及其企业的控制力;第三,对经济制度发展趋势的控制力;第四,对客观经济运行态势的控制力。要提高控制力,就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经济具有两种存在形态,即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生产资料的实物形态即生产资料的物质实体;价值形态是它的货币表现,即以货币、股票、证券等形式表示的凝结在生产资料中的劳动量。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中,由于生产资料法律所有权和经济所有权可以分离,以及由于生产力发展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需要,生产资料的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是可以分离、转移和流动的。当前,国有经济从一部分产业中退出,把这部分资产的货币形式转移到更适合国有经济发展的部门中去,以便集中资金,发挥优势,起到更大的作用。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经济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主要指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法。能否找到好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找到相适应的公有财产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关系到公有制发挥优越性和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股份制是现代式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这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2.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和外资经济。从理论上讲,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与作用表现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主体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发展非公所有制经济,是解决资金短缺和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从实践上讲,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与作用表现为:它们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它们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物质产品和劳务,在满足人民需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增加了社会资本和国家的财政收入;它们吸纳了大量人员就业,为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此外,它们还促进了一批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的发展,在高新技术产业中,非公有制经济占了很大比重,这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和不断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根本上说是由现阶段的社会生产方式和所有制结构决定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根据实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指明了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原则和方向。第一,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第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第三,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这是我们党在分配理论和实际操作原则上的又一新进展。

1、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中,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经济性质和条件决定的。首先,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了我国分配制度中必须以社会主义性质的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客观反映和体现。这两个“主体”地位是一致的,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其次,按劳分配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结构决定的。我国现阶段还不能创造极丰富的社会财富,决定了只能实行按劳分配;还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决定了不能实行惟一的按劳分配方式,只有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方式,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再次,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公有制经济中坚持按劳分配为主的直接原因。由此才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按劳分配为主具体体现在:第一,在整个社会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是主体,起主导作用。第二,在公有制经济中,职工按劳分配,是基本的分配方式。虽然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也是必要的,但按劳分配是主要方面。第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以按劳分配收入为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将因具体公有制经济组织形式不同存在很大差别。在城镇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是借助于工资制度实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已成为独立的分配主体,职工个人的收入不仅取决于个人的技能和提供的劳动量,而且取决于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在农村集体经济中,农户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自身的劳动收益,还包括农户对土地投资带来的收益等。同时,农户的收益和国家在“三农”问题上的政策和改革措施紧密相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虽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但它是人类历史上崭新的分配方式,体现了分配关系的社会主义性质,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重要组织部分。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方式除按劳分配居主体外,还存在其他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1)按资分配,即投入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厂房建筑、土地等非劳动要素获得的收益。其主要形式有利润、利息、股息红利、租金等。(2)按经营权分配,指在多种经营方式中享有经营权的人获得风险和机会等报酬。(3)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指采取雇工经营的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货币工资实质上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的并存,具有客观必然性。首先,多种所有制形式决定多种分配方式。马克思曾经指出:“分配关系不过表示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就有与其相适应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制的经济结构,从根本上决定了多种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结构。其次,多样经营方式也是多种分配方式发展的原因。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传统的公有制模式和单一的经营方式被多种公有制形式和多样化的经营方式所代替。经营方式的多样化虽不会改变公有制的性质,但是改变了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必然会产生多种分配方式。再次,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其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既要求体现一般劳动的价值,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求体现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等复杂劳动的价值,以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和管理工作者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活力,还要体现包括土地、资本、知识产权等的价值,以集中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经济建设。

3、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一是为什么提出必须允许“先富”,先富的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大政策。因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教材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概括:按劳分配造成的差距,不同所有制造成的差距,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造成的差距,以及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造成的差距。后三个方面不仅是产生收入差距的经济条件,而且必然在一定时期内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这些造成社会成员收入和富裕程度产生和扩大差距的因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会长期存在着,这就决定了共同富裕的目标只能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二是允许“先富”的正确含义。必须和只能是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现在社会上流行一种“仇富”的说法,其实,所谓“仇富”背后的真实含义是广大群众反对非法致富、为富不仁。

三是提出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共同富裕。允许“先富”的目的,是逐步创造条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因此有两个大局的思想。

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一是邓小平在提出这个大政策的同时,就不断强调要防止产生两极分化,直到晚年还在关注这个问题。他认为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他反复强调,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的东西。这应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区别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是分配理论和政策的与时俱进。从兼顾效率和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再到注重社会公平和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这些提法的变动,反映了分配理论在解决分配和收入差距实践基础上的与时俱进。应当将收入差距保持在合法和适度的范围。所谓合法,就是来自诚实劳动和守法经营而产生的收入差距;所谓适度,就是使收入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不使因收入差距扩大而形成的社会矛盾发展到尖锐对立的地步。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机制。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重要环节,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应坚持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和注重社会公平的原则,以及社会保障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增加社会保障内容,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以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新一届政府上任伊始,在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宏观调控抉择两难的情况下,把改革作为促进发展的根本之策,更多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促进经济稳定增长。采取的主要举措是: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国务院机构改革有序实施,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项行政审批等事项,重新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推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各地也相应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大幅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同时,“营改增”试点扩大到全国,并推出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开展中小企业股份转让试点、启动不动产统一登记等改革。注重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积极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实施自贸区战略取得重要进展,与东盟就打造自贸区升级版达成共识,与瑞士、冰岛等签署自贸协定。及时出台稳定外贸增长的政策,开展经济务实外交。去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901.7亿美元,增长16.8%。改革开放的深化,激发了市场内在活力、发展内生动力和社会创造力。 

以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稳定经济增长。去年上半年,伴随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际上出现了中国经济“硬着陆”的疑虑。当时情况下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采取短期刺激政策拉动增长,这在发达国家是惯常做法。但我国货币池子里的水已经很多,财政政策操作空间也有限。政策刺激虽可解一时之急,长远而言却会使提质增效的努力前功尽弃,甚至留下后遗症。因而,我们做出了另一种选择:不超发货币,不扩大赤字,而是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根据年初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明确提出要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即经济增速不低于7.5%左右,物价涨幅不高于3.5%左右。只要经济运行处在这个合理区间,就集中精力转方式调结构,保持宏观政策取向基本稳定,主要依靠市场力量调整调节。同时,强调财政、货币资金都要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去年中央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一般性支出一律压减5%,腾出的资金转入调节基金,用于改善民生、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实践证明,稳政策让市场吃了“定心丸”,成为经济稳中向好的关键一招。 

以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注重运用差别化政策和市场手段,从供给和需求两侧发力,推动提质增效升级。在产业结构方面,稳定农业基础,推进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为经济发展、物价稳定打下重要基础。增量调节和存量调整双管齐下,既大力发展服务业,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又促进光伏、软件产业健康发展,积极化解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在需求结构方面,把培育消费热点与改善消费环境结合起来。一手抓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一手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出台了促进信息、养老、健康等消费和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城市地下管网设施、中西部铁路等薄弱环节的投资力度。在科技创新方面,实施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工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神舟十号遨游太空,嫦娥三号成功登月,蛟龙深潜再创纪录,超级计算等一批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经济增长减速、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制度建设,兜住民生底线,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去年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我们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帮扶困难群众就业,保持了高校毕业生和全社会就业总体稳定。在社保方面,推进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制度建设,加快建立大病医保,提高城镇和农村低保标准,继续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在补“短板”上又扎实推进了一步。在住房方面,高度重视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建设,全年新开工666万套,基本建成544万套,上千万住房困难群众乔迁新居。在教育方面,启动教育扶贫工程,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惠及3200多万个孩子,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增长8.5%。在卫生方面,基本医保总体上实现全覆盖。28个省份开展大病医疗保险试点。同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新进步。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公平的新举措,让人民对未来充满新期待。 

以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去年,我国相继发生地震、洪涝、高温干旱、强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出现人感染禽流感疫情。面对这些突发事件,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科学应对,健全分级负责、相互协同的抗灾救灾应急机制,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安全生产,严肃查处重大安全事故,重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变“多龙治水”局面,用管药品的办法来管婴幼儿乳粉。推进依法行政,国务院提出法律议案、制定修订行政法规81件。全面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严格执行国务院“约法三章”,加大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完善信访和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政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增强了全国人民奔向全面小康的正能量。这五项工作,形成了远近结合、综合施策的思路和做法:深处着力,注重通过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保持定力,注重通过稳定政策引导社会预期;精准发力,注重通过优化供给促进结构调整;竭诚尽力,注重通过创新机制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序有力,注重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这些行之有效的思路和做法,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坚持、不断完善。 

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 

201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根据中央要求,结合政府工作实际,《报告》提出了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可以简要概括为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 

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需正确判断形势。《报告》指出,2014年我国面临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从全球范围看,世界经济复苏仍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同时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同质竞争所带来的双重影响加大。从国内看,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已发生深刻变化,过度依赖投资拉动难以为继,增长的动力亟待增强。我国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深层矛盾凸显期,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今年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我们既要防微虑远、趋利避害,始终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又要奋发有为、增强信心,努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需统筹平衡各项目标。《报告》提出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并强调加强对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目标的统筹平衡。《报告》着重对两个目标作了说明,同样体现了统筹平衡的思路。一是关于经济增长。我国仍是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当前,对我国发展而言,速度太快资源环境难以承载,没有一定速度又解决不了就业问题,还可能带来诸多其他问题。经过反复权衡、多方比较,我们把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在7.5%左右。这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目标相衔接,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有利于保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二是关于价格水平。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考虑了去年涨价翘尾影响和今年新涨价因素,也表明了政府抑制通胀、保障民生的决心和信心。 

    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需准确把握原则和政策取向。一是向深化改革要动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从人民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让全社会创造潜力充分释放,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二是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过去一年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的经验弥足珍贵。今年应坚持和完善宏观政策框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协同配合,运用底线思维,做好政策储备,掌握“撒手锏”,针对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切实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努力使中国经济行稳致远。三是推动提质增效升级,持续改善民生。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推动发展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从主要依靠传统比较优势向更多发挥综合竞争优势转换,从国际产业分工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从城乡和区域不平衡向均衡协调发展迈进。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切实把各方面积极性引导到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科学发展上来。这些原则和政策取向是基于当前形势和着眼全局提出的,是做好全年政府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

第二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涵及重大意义

1.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所谓国体就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人民民主专政即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实行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的国家政权。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和毛泽东在领导我国革命斗争中的一个创造,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发展。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第一,人民民主专政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第二,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民主、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数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第三,人民民主专政是担负着社会主义改造,保卫社会主义制度,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的国家政权。

人民民主专政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国体,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第一,从阶级结构看,人民民主专政科学地表明了我国的阶级状况。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由于各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不同,这个“多数”的阶级结构是不同的。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不仅存在工人和农民之间的联盟,而且存在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联盟。我们并没有把民族资产阶级同工人的矛盾作为敌我矛盾,而是作为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让他们作为人民的一部分享有参加国家管理的权利,这是人民民主专政的一个突出特点。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被消灭,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已经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已发展成为一切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之间的联盟;同时,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就不断扩大了领导阶级的内涵,不断扩大了享有民主权利的“人民”的范围,被专政的对象只是极少数敌对分子。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结构在新的历史时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二,从政党关系来看,人民民主专政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合作,这是由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建立和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这种新型的政党关系,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的一个独特而成功的创造。

第三,从政权组织形式上看,人民民主专政的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它既适应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又适应了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体。

第四,从概念的表述上看,人民民主专政符合我国国情,提法更全面、更明确地表示出人民民主和人民对敌专政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人民民主专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经验的基本总结。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不同的阶级处于不同的地位。毛泽东指出,工人阶级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因为只有工人阶级最有远见,大公无私,最富于革命的彻底性。整个革命历史证明,没有工人阶级的领导,革命就失败,有了工人阶级的领导,革命就胜利。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农联盟。因为这两个阶级占了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到九十,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主要依靠这两个阶级的力量,中国要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也将依靠这两个阶级的联盟。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使落后的经济得到发展,必须利用一切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共同奋斗。但是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了他们的两面性,他们可以参加政权,但不应当在国家政权中占主要地位。

2.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

人民民主专政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另一方面是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在人民民主专政的体系中,人民是主体,人民是国家政权的主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就是要保证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充分享有各项自由和民主权利。人民不仅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各项自由,而且有管理国家、管理企业、管理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权利。在人民内部坚持按民主原则办事,实行民主集中制。对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加以解决,使人民群众通过这种方法教育和改造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利益和要求,使广大人民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各项事业顺利进行。人民民主专政还包括对敌人实行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是民主和专政的辩证统一。民主和专政既相区别又相联系。首先,民主和专政有各自不同的对象和方法,二者是不能混淆的。民主的对象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他们享有广泛的民主自由权利,是国家的主人;而专政的对象只是占人口极少数的反动阶级。其次,民主和专政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对人民实行民主是对敌人实行专政的需要,对敌人实行专政也是对人民实行民主的需要。只有在人民内部实行充分的民主,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力量,更有效地对敌人实行专政;也只有对阶级敌人实行强有力的专政,人民内部的民主权利才有保障。

3.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在阶级矛盾不再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后,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力量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会弱于资本主义;二是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不可能短期内消除,有时还会很尖锐;三是在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也不可能杜绝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四是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渗透、分化和颠覆的图谋没有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民民主专政,就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预防和制止动乱,保卫国家主权和安全,抵御外来侵略和威胁;就不能打击犯罪,惩治腐败,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治安。如果没有人民民主专政,就不可能保卫从而也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所谓政体就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它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实际,在总结民主革命时期政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组织形式。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这就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民主制度结构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并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这一制度的核心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行使各种民主权力通过各项具体制度来保障。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一,人民代表选举制度。它通过公民依法行使选举和被选举权,选举产生各级人民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人民代表大会组织运行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组织结构上实行一院制;全国人大设有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设有专门委员会;它的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第三,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及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要行使国家立法权、任免权、批准和决定国家其他重大事项的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向它负责、受它监督。第四,人大代表的监督和罢免制度。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原选举单位有权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

3.人民代表大会实行的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人民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即各级人大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二是人民代表大会同行政、审判、检察等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后者由前者产生,并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还可由它罢免;三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即中央国家机构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因此,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基于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本质。它既保证了国家权力的统一,又体现了国家机关之间的分工配合,既保证了中央的统一领导,又发挥了地方的积极性,从而保证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4.我国不能照搬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适合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具有极大的优越性。邓小平指出: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这最符合中国实际。如果政策正确,方向正确,这种体制益处很大,很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避免很多牵扯。他还指出,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作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就这个范围来说,我们的效率是高的,我讲的是总的效率。这方面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要保持这个优势,保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任何国家的民主,都要受到那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制度的制约。我们的民主不是抽象的民主,而是具体的民主;不是照搬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而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邓小平明确地指出:资本主义社会讲的民主是资是阶级的民主,实际上是垄断的资本民主,无非是多党竞选、三权鼎立、两院制。我们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不能搞西方那一套。
所谓三权分立,就是把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议会、政府和法院独立行使,同时又互相制约,维持权力均衡。这种制度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派别之间的利益矛盾,有助于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保持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适应于对付国内其他阶级和外国的斗争需要。但是,三权分立并不是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强点。三权分立使国家的力量难以完全集中,相当一部分力量在互相牵制中抵消,常常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缺乏效率,缺乏稳定的政策。
    “
三权分立不能适应我国国体的要求。我们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和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人民可以统一行使自己的国家权力。我国的立法、行政、司法也有必要的分工,也分设三种机关各司其职,但它们之间不是三权分立、互相平行的关系。三权之中,立法权居首位,行政、司法均从属于它。在国家机构体系中,掌握立法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居最高地位。我国正是通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来体现国家权力的统一,保证一切权力司于人民。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点和长处,就在于它符合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性质,符合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重要原则。

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我国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相互监督,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这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这种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一个独创。

我国各民主党派大都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建立的。当时,这些党派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民主分子。他们的纲领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所以从各民主党派成立时起,中国共产党就争取和联合他们,同他们建立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主和解放共同奋斗。新中国成立前夕,各民主党派都正式做出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性选择。他们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同共产党一道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就是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形式。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形成。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内容、方式和特征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共产党执政的前提下,各民主党派通过参加国家政权与国家事务管理等途径,与共产党实行政治合作、民主协商、相互监督的政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主要方式是: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参加人大、政协,参与国家管理和参政议政;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通过多种渠道实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吸收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中的优秀分子到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毛泽东思想关于国家政治体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色。这一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共产党是国家的领导核心和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与共产党进行友好合作的参政党。它们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第二,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自己的纲领中,都明确规定其性质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第三,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第四,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第五,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各民主党派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的平等地位。

3.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多党制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国家实行的一党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我国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创造,也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有根本的不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实质是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在政治上的反映。表面看来是不同政党“轮流执政”,实际上只不过是资产阶级把政权从左手换到右手,又从右手换到左手,最后受益的是资产阶级而不是广大人民群众。我国的政党制度建立在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第二,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第三,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具有重要作用。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在于: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二十个字,是对我国政党制度基本特征的科学概括,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性质,弄清我国政党制度与西方多党制和其它政党制度的区别,加深对我国政党制度的先进性、优越性的理解。

在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中,根本的是共产党领导。共产党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在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中,共产党领导是基本前提,也是各民主党派的自觉选择。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持多党合作的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使各民主党派在与共产党的团结合作中不断取得历史性的进步,才能同心协力地把共同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可以说,在共产党领导下,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亲密合作,为共同的目标团结奋斗,是我国政党制度区别于西方多党制的根本特点。

在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中,各民主党派是与共产党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在野党。这是因为我国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在政治目标和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半个多世纪中,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参与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积极发挥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从而使我国既保持了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又创造了振奋活跃的民主气氛。这与西方多党制中以谋取执政地位为目的的反对党、在野党具有本质的不同。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与各民主党派作为亲密友党和参政党地位,决定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实质是团结合作。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挚友、诤友关系,是参政党与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亲密团结、合作共事的关系,而不是多党竞争、轮流执政、互为对手、彼此倾轧的势不两立关系。这种团结合作关系,既有利于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共同政治基础上加强团结合作,通过平等协商形成科学决策,集中力量办大事;又有利于避免多党竞争、互相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和一党专制、缺少监督造成的种种弊端。这与以竞争为特征的西方多党制政治体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也是区别于西方多党制的显著特征。

总之,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有利于坚持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能充分吸纳各方面的意见,集中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实现广泛民主和集中领导的统一,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统一。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国家跨世纪发展宏伟目标;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妥善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保持我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坚持和完善这项制度,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挫败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人权、民主等对我们进行的挑战,面向新世纪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长期任务,并为此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主张和政策。其中,民族区域自治是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我国早已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璀璨的历史和文化。同时,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有着共同的命运和遭遇,都是被压迫民族,因而它们也都以不同方式参加了民主革命斗争,形成了血肉不可分的关系。正是根据我国历史发展的实际和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中国共产党才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19461月,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在政治协商会议上提出的《和平建国纲领草案》中,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未来建国的重要内容之一。19475月,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帮助内蒙古人民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这是党所主张的我国少数民族实行平等自治的一次重要实践。1949年的《共同纲领》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定下来,1954年,这一制度载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建国以后,毛泽东始终关注着少数民族问题。194911月,他发出了“大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指示。1953316日,他又提出“派出懂民族政策,对于仍然被歧视受痛苦的少数民族同胞,怀抱着同情心的同志”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们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19578月,周恩来在《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中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在民族问题上的一个根本性的政策,“一个民族不仅可以在一个地区实行自治,成立自治区,而且可以分别在很多地方实行自治,成立自治区、自治县和民族乡。”

所谓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在党和国家统一领导下,遵循宪法的规定,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其主要特点是:首先,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党和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任何一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都要维护国家的统一,服从中央的领导,执行国家宪法和法律。其次,民族区域自治是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不是各少数民族以民族为单位进行自治,也不同于一般的“自治地方”,而是区域自治与民族自治相结合。再次,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行政机关,既是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的自治机关,又是国家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这种自治机关有大于一般地方机关的自主权。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国情,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实践证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国家的集中统一同民族的自主平等权利相结合;有利于国家的富强同民族的繁荣相结合。我国通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开创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新局面。

五、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基层民主,是广大群众在城乡基层政权机构、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民主权利。发展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工作,要加强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要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要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要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科学理解和正确处理民主、自由和人权问题,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弄清楚这些问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准确把握几个概念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民主”一词起源于古希腊文,由“人民”和“权力”两词合成,意为“人民的政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意思。“自由”通常讲政治自由,主要是指公民在法律范围内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一种权利。“民主”是政权的一种构成形式,“自由”则是政权给予公民的政治权利。“人权”泛指人身自由和其他民主权利,主要包括生存权、经济权、政治权、文化权等。而公民在政治上应该享有的自由和民主权利,一般也被称作为“人权”。

第二,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及现实情况表明,世界上的民主,都是具体的、相对的,而不是抽象的、绝对的。任何一种民主的本质、内容和形式,都是随着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并不存在唯一的、普遍适用的和绝对的民主模式。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它的本质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在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存在着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民主和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民主,因而也存在着为少数人服务的民主和为多数人服务的民主。不管是资产阶级民主,还是社会主义民主,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权益,都不容许动摇它的现有制度,都不会给它的“颠覆力量”以民主。

第三,民主的形式是多样性的,没有统一的标准。民主的形式当然很重要,没有特定的形式,民主的实质性内容就体现不出来。但是同民主的实质相比,形式毕竟是第二位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只是在“少数服从多数”的政治程序上可以被称作民主制度的,在政权性质上则只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民主,少数剥削者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政治程序和政权性质相一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是为广大劳动人民所享有的民主。资本主义民主,只标榜民主,不承认专政,极力掩盖其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的阶级实质。表现在理论形态上的西方民主理论只强调民主的形式方面,不讲它的实质,企图用比较完备的民主形式掩盖其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

第四,社会主义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形态的民主,它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它和资本主义民主的最大不同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翻身作了主人,获得了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利。社会主义民主是真实的民主。它公开承认自身的阶级性,认为统治阶级的民主就意味着对于被统治者的专政,民主和专政,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中国是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但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只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成为现实。看不到这点,就不能从根本上正确认识中国政治制度和人民民主的本质。

第五,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自由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自由的本质区别。大量案例说明社会主义自由的真实性和资本主义的自由对劳动人民的虚假性。

第六,人权作为权利的一般表现形式,是社会的产物,而不是自然人的产物。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人权不能局限于个人的政治权利,而应当扩大范围。人权的基础是生命的生存和发展,没有生存权,其他人权均无从谈起。西方发达国家人权理论强调的主要是个人的政治权利,而不大讲经济和社会权利。我们强调,人权不仅包括个人权利,还包括集体人权,不仅包括政治权利,而且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权利。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

第七,民主、自由、人权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历史传统、文化结构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经济文化落后,即使有了先进的社会制度,人权的实现程度也会受到限制。由于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比较落后,我们现在建设的社会主义还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民主、自由、人权的经济文化条件很不充分,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充分实现也需要有一个历史过程,需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逐步创造条件,同时需要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具体实现形式,以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当家作主。

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上述涵义明确了依法治国的三个要点:第一,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也就是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第二,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依法治国就是要保证对所有这些事业、事务的管理工作都要依法进行。第三,依法治国所依的法,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我国宪法和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利益、人民意志的统一。此三点表明,我们的依法治国既同过去那种重人治不重法治的状况相区别,也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划清了界限。

1.实行依法治国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第一,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同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完全一致的。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是代表和体现人民的意志与利益的。党领导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宪法和各项法律,把党的主张变为国家意志,实现党的主张。国家法律与人民意志统一起来了。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是中国共产党治国方式的重大发展,也是党更加成熟的表现。
   
第二,实行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人民取得了民主权利如果不上升为制度和法律,并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权威性,人民的民主权利就没有保障。社会主义法治将人民的民主权利及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民主生活、民主结构、民主形式和民主程序,用系统的法律和制度固定下来,并确保其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不受破坏和损害,保证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实现,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方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各项公民的权利。实行依法治国,保障人民民主,既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又有利于保证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有秩序地进行。
   
第三,实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法治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市场主体活动方式及其权益保障,市场体系的维系,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都需要法律的规范、引导、制约和保障。在对外经济交往中,也需要按国与国之间约定的法则和国际惯例办事。这些都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实行依法治国,就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这种内在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推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如果不依法治国,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四,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来看,从封建专制主义到资产阶级民主法制,再到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社会不断走向文明的过程。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体现。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既是新时期我国社会进步和文明的体现,又是党代表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和利益,努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号角。

第五,实行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社会稳定,人民安定团结是我们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前提。邓小平反复强调,稳定压倒一切。要保持社会稳定,就必须保证人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各种破坏、犯罪活动能受到有力打击和有效控制,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得到正确处理。要做到这一切,最关键、最靠得住的办法就是实行依法治国。

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法制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要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一)有法可依

就是建立统一、完备、科学的法律体系和制度。党的十五大提出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党的十六大,再次强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立法,首先要追求法的实质合理性,以人民权利为重,并从法律上对权利的实现作出保障,体现广大人民的利益。在制订授权性规范时,不能因扩大行政与司法权力而损害公民的权利;在制订命令性、禁止性规范时,应以不侵犯公民合法权利为度。要落实宪法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任何立法均应确立权利平等,防止特权。完善立法,也要追求法的形式合理性,必须达到法的系统性、确定性,可预测性和可操作性。

(二)有法必依

就是保证法律效力的普遍性和有效性,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最高权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都必须严格地依法办事,切实保障公民权利。保证严格执法、司法,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加强对宪法和法律实施的有效监督,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这就要建立、完善坚强有效的法律监督系统,防止滥用权力,严惩执法犯法,贪赃枉法。要加强执法和司法队伍建设,主要是培养和提高执法、司法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使他们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能做到严明、严格、严肃执行法律、适用法律、廉洁奉公、不徇私枉法;还要培养和提高执法、司法人员的业务素质,使他们能准确、熟练地掌握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

(三)执法必严

就是严格公正地执法和司法。只有公正司法,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治安和整个社会稳定。为确保依法行政和司法公正,要积极推行行政改革和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行政机关的廉洁和效率,保证司法机关独立公正地行使检察权和审判权,建立冤案、错案责任追究制度。

(四)违法必究

就是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按照“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给予惩处。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核心,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保障。这四个方面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它包括立法,也包括执法;它既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根本指针,更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

1、文化、文明、精神文明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该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精神文化或观念形态,仅包括与精神生产直接有关的现象,如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等等的思想观念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品。

文明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的总和,是社会历史进步和人类开化状态的基本标志。文明是一个整体,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等内容。

精神文明是与物质文明相对的一个范畴,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精神生产的发展水平及其积极成果的体现。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社会而言,精神文明则是相对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

2、先进文化、和谐文化

文明无优劣之分,但文化却有先进与落后之别。

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它最基本、最直接的价值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先进性。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

在当今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科学内涵和根本任务是相同的。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意义

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愚昧无知、失去理想、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观念形态上反映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同时又对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都搞好,使它们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才能实现。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任何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有一种普遍的社会认同和凝聚能力,以维护社会的协调与稳定。这种认同和凝聚能力主要来源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通过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想信仰和行为规范,产生凝聚和激励社会成员的巨大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民族凝聚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科学支撑和智力支持;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人们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理想和道德准则,为改革和建设提供精神动力;能够引导人们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以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发展中的社会主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适应了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党就要瓦解、国家就要分裂、民族就要解体。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明确揭示了我们共同思想基础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将会推动全党全社会更加自觉地维护我们共同的思想基础。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同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相适应,同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相适应,同对外开放的环境相适应,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层次性。这种层次性要求我们,在思想道德建设上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既要鼓励先进,又要照顾多数,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对不同层次的人们提出不同的要求。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广泛性要求;既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符合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既体现了一致的愿望和追求,又涵盖了不同的群体和阶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是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决定》鲜明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设和谐文化。我们建设的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为内在规定的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发展。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很强的创造力、感召力和包容性、整合性。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才能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才能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我们必须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理想是有层次的。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经过实践的检验,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这一共同理想,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3、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在新世纪新阶段,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4、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确立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和素质为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新时期以来,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要看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原有的一些道德规范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形成,从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越来越成为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按照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按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要求,进一步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逐步建立日益完善、反映不同层次和不同职业要求、具有很强引导力和规范力的道德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按照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的要求,进一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使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按照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要求,进一步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要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积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促进人际和谐。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引导人们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科学发展的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事物,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区分层次,着眼多数,鼓励先进,循序渐进,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思想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思想道德目标。鼓励支持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履行公民权利与义务,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道德。

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中国共产党和我们国家重要的政治优势。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越需要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和方法,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将教育与管理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形成职责明确、齐抓共管、覆盖全社会的工作机制,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发展教育和科学

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发展教育和科学,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取得了重大成就。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进入21世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科学技术酝酿着新的突破,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之中,科技进步愈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相比,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科技发展的水平还相对落后。当前,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作用,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要坚持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把关键领域的重大技术开发放在优先位置,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启动一批重大专项,力争取得重要突破。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整优化科技结构,促进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铸造我国科技事业的新辉煌。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质。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邓小平指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是现代国家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要面向实际、立足国情,以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推动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研究回答关系党和国家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回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问题,研究回答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深层次思想认识问题,充分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努力形成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作为我们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这六个方面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一)准确理解内涵必须把握的方面: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它不同于封建式的“田园牧歌”,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更不是现代资本主义式的“福利社会”,也不同于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而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同当代中国实际结合得产物,是迈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阶梯。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两者相互包含、相辅相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条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后,还要为更高层次的和谐社会奋斗,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党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思想和战略任务,又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而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五位一体。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于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理论意义

1、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发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第二,实践意义

1、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

社会的和谐既包含稳定、协调,又高于稳定、协调,它是社会稳定和协调的理想状态,它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社会历史过程,是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作为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提出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现阶段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完全一致的。正因为这样,我们党既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载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中,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纳入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中,把它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为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是分阶段、有层次的,决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决不是无差别社会,更不是没有任何矛盾和问题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经过长期奋斗和不懈努力才能逐步实现。在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谐社会建设有不同的目标。因此,我们既要把握目标与过程的统一,又要把握长远性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的统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则具体地规划了2020年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第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各项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护。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民主的。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第二,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生产决定分配,做蛋糕是分蛋糕的前提。与此同时,要通过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规范分配秩序,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从而有效地遏制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趋势,使全体人民都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第三,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2020年,我国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主要目标是:劳动者平等选择就业,在城乡、地区和各类单位间合理流动,就业形式灵活多样;就业规模适度,城乡就业人员总数达到8.4亿左右,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7%;就业结构更趋合理,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例低于30%,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比例大幅上升。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也是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一项主要任务。我们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是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要通过努力,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必须进一步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把政府的职能真正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而且要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要真正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社会管理体制。

第五,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通过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第六,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第七,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加强社会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格局的丰富和完善。在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要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实施有序的社会管理,从而推进社会整合,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稳定。

第八,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社会和谐有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我们总结历史经验、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之后做出的理性选择。要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经济增长与资源约束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同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统一。

第九,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是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有机统一。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举措

1)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3)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4)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5)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

总的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第五节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走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现了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发展的思想。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个总体要求的核心和实质,“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党的十八大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绝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尊重自然,就要深刻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是平等的,人类不是自然的奴隶,也不是自然的上帝,人属于自然,而不是自然属于人;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均直接或间接来自自然;就要深刻认识到一切物种均有生命,均有其独特价值,均是自然大家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以制度约束人的行为,防止出现因急功近利和个人贪欲而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

    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呵护自然,回报自然,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把人类活动控制在自然能够承载的限度之内,给自然留下恢复元气、休养生息、资源再生的空间,实现人类对自然获取和给予的平衡,多还旧账,不欠新账,防止出现生态赤字和人为造成的不可逆的生态灾难。

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第一,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

    第二,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第三,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第四,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最重要的是要把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新的重大课题,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空前壮丽而艰巨的战略任务。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对中华民族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壮士断腕的气魄建设好生态文明。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关系?

2.如何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涵及重大意义?

3.文化的含义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大意义?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完)

关闭窗口

 西安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学府中路2号西安工业大学
电话:029-86173063 邮编:71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