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介绍  教师队伍  教学内容  教学条件  相关资料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2015-05-16 13:24   审核人: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掌握(1)掌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内涵及重大意义;(2)理解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3)了解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过程;(4)掌握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和内涵;为什么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难点:怎么样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背景和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

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以专题式教学为平台,以问题切入式教学为牵引,以案例式教学为基本途径,以研究型教学为主线,优化整合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理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调动教师教学主导和学生学习主体的两个积极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时间:4-6学时

教学内容:

任何一个理论体系都有一个一以贯之的研究和论证的主题,即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这一问题也是人们一直在思索和寻求解答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实践中人们发生困惑和疑问最多的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探索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探索的是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那么,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它同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有什么区别?什么样的理论和实践的背景要求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这个理论怎样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何重大意义?由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我们又如何从根本任务出发来制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呢?为什么?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我们本章所要学习的问题。

首先,我们进入第一节: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

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是要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正确把握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是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有效地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要搞清楚这个基本问题,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根本的经验教训,也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迫切需要解决的普遍性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经过深邃的思考,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提出的过程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从1962年提出着重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理解社会主义的新思路,到19805月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再到1992年春南方谈话中首次做出明确的概括,这是一个凝结着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和教训的思考过程,是一个体现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勇气的思考过程。

纵观这一不断深化的思考探索过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历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为萌芽阶段。

20世纪60年代初,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我国发生了连续三年的大面积自然灾害,国内经济形势严重困难。在许多地方,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纷纷要求包产到户。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指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虽然邓小平这里讲的是当时最紧迫的农业生产问题,但实际上邓小平阐述了自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就是把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联系起来,着重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来理解社会主义。这可以说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最初思考。1975年的整顿,实际上是后来全面拨乱反正和改革的先导,与20世纪60年代初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第二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十三大,为探索阶段。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的几次重要谈话,构建出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这一时期,正值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之际,针对一些人因政策的调整而产生的困惑和疑虑,19805月,邓小平在论述怎样才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问题时,第一次提出 “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他把发展生产和增加人民收入称之为压倒一切的标准,实际上已经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

1983年初到1984年初邓小平南方的实地考察,使他更加明确了这一点。在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观念。这表明邓小平进一步把发展生产力同解放生产力联系起来思考社会主义的本质

1985年邓小平又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随着改革的深化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1985年以后,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一个是公有制占主体,一个是共同富裕;19869月,邓小平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这段话成为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

第三阶段,从十三大到1992年春南巡讲话,为正式提出阶段。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内也发生了政治风波,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有人认为改革开放就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有人认为我们改革的步子太快,胆子太大;有人甚至认为社会主义要变色了。其焦点就在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实践,究竟是在发展社会主义还是在搞资本主义?在这关键时刻,邓小平在1992年初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两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邓小平在1992年视察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作出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99012月,邓小平又一次强调共同富裕的问题。

为了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的阶段,邓小平在30年深邃思考的基础上,言简意赅地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四阶段,十四大以来,为丰富和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本质论提出以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逐步深化。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中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特别是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着重从理论上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党的十五大总结和吸纳了十四大以来社会主义实践的新经验和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有许多新的突破、新的举措、新的方针和新的思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做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邓小平正是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前提下,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保留了以往对社会主义认识中的合理部分,澄清了原来对社会主义认识中的不科学成分,强调了过去被忽略了的社会主义内容,创造性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用新的思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从而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这一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

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重的重要地位。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也是他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具有更高概括性范畴的重要原因。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每一个新的社会制度固有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但是过去往往认为,解放生产力是新的社会制度建立过程中的任务,而发展生产力则是新的社会制度建立后的任务。邓小平在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地把握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当前的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都纳入社会主义本质之中,纠正了“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的问题,纠正了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观念,从而“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明确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还要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任务。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少数人的富裕,而是共同富裕,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邓小平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这是走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所必经的阶段。

社会主义本质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对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途径。从生产力来讲,要解决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的问题。从生产关系来说,还有一个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使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所享有的问题。

更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会随着实践的推进逐步深入。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主要强调关于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特征,进一步深入到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上。从最深层次认识社会主义,对统一认识,判断改革开放得失,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个理论把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紧密地结合起来,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与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什么是社会主义”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前提,“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动态体现。所以,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开辟了广阔前景。

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解释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合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时间的迫切要求。

(一)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社会形态,它的物质基础,是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全部社会历史的物质基础。而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才能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和基础。

(二)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关系超前或落后生产力的发展,都会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生产力的发展扫除障碍,开辟了道路。(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总结)

(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不断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一)我党历来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人类正经历着近代史上的第一、二次科技革命,他们根据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指出 “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变革历史的“伟大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1953年,新中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毛泽东就提出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1956年,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1958年初,毛泽东又提出现在要来一个技术革命,并要求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来。1963年,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迅猛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十年文革,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十分关注世界科技革命对我国发展科学技术的紧迫要求。

邓小平曾反复强调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1975926日,他在听取中国科学院工作报告时,肯定了“汇报提纲”中关于“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的观点,并强调指出:科学技术必须走在国民经济的前面。19783月,他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 “当代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19889月,他又进一步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92年春,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又强调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的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学说和生产力理论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思想。面对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2001年江泽民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提出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2006年,胡锦涛提出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2013年,习近平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为了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党中央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要求,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强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关键要素。

进入21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汹涌澎湃的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并将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党的十八大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明确提出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在创新的体制机制,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体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

三、坚持科学发展

(一)邓小平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后来由于党的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的不断发展,“以阶级斗争为纲”取代了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他就指出:“共产党就是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否则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八大召开后,他强调,“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搞建设”。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一再强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1992年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为什么 “发展才是硬道理”?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力量。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列宁也曾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从历史上看,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巩固和发展,都取决于它能否创造比过去社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能否具有比过去社会更高水平的物质基础。我们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条件下进入并建设社会主义的,更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的首要任务。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最重要的在于这些国家没有解决好发展问题。我国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的时间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没有切实地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发展问题是核心问题,以科技为先导经济力量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竞争中要争取主动,就要坚持发展。同时中国是一个大国,在国际社会是举足轻重的国家,不仅维护世界和平需要中国的发展,而且解决全球发展的问题也需要中国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条件下,中国的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才是硬道理” 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在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把对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帮助的大小作为判断一个政党历史地位的标准;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视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内容,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在21世纪的新时期,江泽民提出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为什么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都要依靠发展。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改革开放30多年来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在新世纪,不论是解决过去积累的老问题还是解决新出现的问题,最终都要靠发展。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另一方面,我国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利益关系多元化,各种矛盾凸显。为了保持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态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对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观点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协调发展,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

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经济发展的同时中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必须在大力加强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加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协调发展就是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各个环节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各构成要素的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夙愿,新中国成立前夕,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就提出了把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构想。新中国成立后,关于发展战略的提法主要有:

1、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在20世纪内,分两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构想。即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走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到20世纪末分“两步走”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构想。

31987年党的十三大邓小平明确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并被党的十三大确定下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4、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的目标,使“三步走”的战略和步骤更加具体明确。一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三是到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明确提出新世纪头二十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刻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在总结我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深刻把握,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是全国人民为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行动纲领。

(二)“三步走”发展战略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是战略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坚持了雄心壮志与实事求是的统一。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生产力十分落后的这一实际情况出发,又有远大的理想目标。

二是这一发展战略,把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结合起来,坚持了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统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始终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每一步都有相应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这些都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三是明确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大体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七大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各民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又提出了比十六大更高的要求。

(一)“小康”概念的提出和含义

出自中国古代儒家经典《礼记·礼运》“小康”一词,是相对于大同而言的,是仅次于“小康”是仅次于“大同”(天下为公)的一种社会模式,用以描述衣食丰足、安居乐业的社会状态。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对“小康”做了重新定义,中国现代小康是社会主义的小康,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

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超过了8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是,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低水平的小康,是指刚进入小康的门槛,只是解决了衣食无虞的基本生存需要,离宽余还较远。

不全面的小康,主要是指已经达到的小康侧重于物质文明方面,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关注不够。

发展很不平衡是指,进入小康的人口在全国分布是不平衡的,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存在巨大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

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在21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且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此后的10年,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功地迈上了三个大的台阶,即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但仍然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

21世纪的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即:

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

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发展的机遇不是很多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建设”到“建成”,这一字之变,是个质的飞跃;这一字之改的“含金量”很高,为我们扎扎实实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阶段性目标,把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美好前景,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必将极大激发全国人民的奋斗热情。我国目前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和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问答复兴的中国梦,进一步提出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长远的奋斗目标。

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

20121129日,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133月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胜利闭幕之后,习近平又一次提出了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刻揭示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形象描绘了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历史过程,集中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愿景。

2、中国梦的思想内涵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国家富强就是指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民族振兴就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强大,继承并创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先进的文明成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民幸福就是人民权利保障更加充分,人人得享共同发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体重质疑和必然要求。

3、中国梦的时代特征

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

一是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到2020年的宏伟目标,小康社会全面发展: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一指标体系,构成了现阶段“中国梦”的基本图景。

二是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党的十八大着眼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将“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纳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等等。这些和谐因素的充实,对“中国梦”的阶段性特征作了更为清晰的描绘,也为“中国梦”增添了更加美丽的幸福光环。

三是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升华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标志着中华文明格局开启了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更高阶段演进的新里程。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文明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四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中国梦”具有多个维度,而其价值维度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之中,并且强调,“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必将极大提升“中国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4、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一是必须走中国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二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三是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

实现“中国梦”关键是要坚定自信,增强自觉,奋力自强;要求我们对长期奋斗积累的伟大成果要自觉珍惜,对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要自觉维护,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坚持和实践;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始终立足自己的实际,依靠自己的力量,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路,不断发展自己,壮大自己;更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的破坏,不被任何干扰所惑。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本章小结      

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准确理解和把我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科学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构想和“三步走”战略。党的十八大在十六大和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更高的目标。随着“两个一百年”的临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不再遥远。

 

 

参考文献:

1、邓小平:《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5、习近平:《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人民日报》20121130日。

(完)

 

 

 

 

关闭窗口

 西安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学府中路2号西安工业大学
电话:029-86173063 邮编:710021